文化领航·核华菁语(六)
编者按:“文化领航”活动之“核华菁语”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青年职工的积极响应,收到了不少优秀的投稿作品。他们有的从自身经历出发,立足岗位畅谈自己踏实工作的成长体会;有的从青年建设者的角度,分享工作方法和学习心得;有的审视内心,从心出发,分享新时代青年对生活的希望与感悟。
华瑞公司 李唯真
2022年11月我去到了我的第一个项目——江西于都工业园区2021年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地块五。初到工地前,我只能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对着图纸绞尽脑汁的构思建造BIM模型,来到工地面对复杂的施工图纸和陌生的现场环境,我显得十分迷茫。但在项目部这个“大家庭”中,领导和同事耐心教我识图、操作水准仪、整理编辑内业文件资料。通过反复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辨识图纸、测量放线、安全技术交底等基础技能,也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这对我在BIM建模时也起到了很大帮助,在施工现场的切身体会让我在建模时对建筑实体的空间构思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于都项目我主要负责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是施工的“生命线”,项目施工队每日必须进行班前安全教育早班会,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发动全员参与风险排查,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收集整理好所有安全资料,归档存放。
在BIM应用方面,我通过建模也发现了许多图纸问题,我迅速组织技术、劳务班组会商,并结合现场向设计单位提出解决方案,既保障了施工进度又节约了返工成本。这让我领悟到:解决问题需“立足现场、多方协同、敢于创新”。
2024年1月,我来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新项目——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南屏瀚峰文化体育产业中心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省级建筑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和省级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并冲击省级杜鹃花奖。外业方面,我需要负责观摩会现场布置、现场安全质量管理、日常报验工作、进出场材料过磅称重签收等。内业方面,包括编制并收集整理智慧工地申报资料、工人实名制平台管理、定期使用无人机航拍,收集整理无人机航拍照片视频、BIM建模、项目部物资管理以及智慧工地平台信息更新等。
在这里我从抱怨“工地无休”到主动“以工地为家”,我学会了在压力中寻找成就感,在艰苦中锤炼意志力。
华南公司 黄玉凤
回想起编制第一份投标文件的时候,那一沓厚厚的文件错漏之处比比皆是,更换了一页又一页,最后赶在天亮前完成了包封,虽然包封得不太好看。
自那以后,每次拿到招标文件时我都先记录好关键信息及需要的资料,提前收集好要用的资料,就不用在最后的时间因为找不到资料而苦恼和着急。每次所犯的错误记录下来,保证第二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后来慢慢的累积了经验,标书也做得顺手起来,技术文件编制得也不再那么蹩脚。
在边工作边学习中,如今看到各类型的招标文件的时候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首先是仔细研读招标文件,对项目的要求、技术规范、投标截止时间等关键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在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收集整理各类资质文件、业绩证明、人员证书等材料,确保我们的投标文件内容完整、准确且具有竞争力。
编制文件过程的核心环节需要突出我们公司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及要求进行排版。在这个过程中,我反复检查,确保文件中无错别字、无逻辑错误,并且各项数据准确无误。对于一些技术复杂的项目,我还会与领导和同事深入沟通,确保我们的技术方案切实可行、具有创新性。
投标文件编制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递交。在等待开标结果的过程中,我也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投标做好准备。只有保持严谨的态度,才能确保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感谢公司给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在自己热衷的工作上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感谢领导创建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我收获良多。令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逐渐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部门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华瑞公司 叶昌武
在钢筋水泥交织的建筑工地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虽不直接参与楼宇的搭建,却用专业与热忱,为项目的稳健运行保驾护航。我作为建筑行业项目一线的青年财务工作者,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深刻体会到财务工作的责任重大。
初到项目时,面对复杂的财务工作环境和繁琐的业务流程,我感到手足无措。建筑项目资金流动量大、收支频繁,涉及材料采购、劳务费用、设备租赁等多个方面,每一笔账目都不容有失。记得第一次独立做当月的凭证时,面对海量的数据和各类单据,内心感到十分的紧张,担心收到的单据是否齐全以及做账科目使用的是否正确。但我深知,作为财务人员做账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不能因困难而退缩。我静下心来,仔细检查每一笔单据是否齐全,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的财务知识和软件操作。
在项目财务工作中,我始终秉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每一笔支出,我都会认真核对合同条款、验收单据等资料,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每一份报表,我都会反复检查数据的准确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有一次,在审核一笔材料采购费用时,我发现发票上的金额与审批单上金额存在微小差异。虽然金额不大,但我没有丝毫懈怠,立即与采购部门和供应商沟通核实。经过一番仔细核查,原来是供应商在填写审批单时的疏忽导致。及时纠正这一问题,避免了潜在的财务风险,也保障了项目资金的安全。
在项目一线工作,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但我从未抱怨,反而将这里视为锻炼自己、实现价值的舞台。与项目团队的成员们并肩作战的日子里,我深刻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这种拼搏精神时刻激励着我。
华瑞公司 刘粤龙
学习,是我突破困境的第一步。初到工地,看着师傅们熟练地解读图纸、安排施工流程,我却连图纸上的符号都认不全。那段时间,我白天跟着施工队伍跑现场,揣着记事本记录师傅们提到的每一个技术要点,遇到不懂的就厚着脸皮反复询问;晚上回到宿舍,把自己“钉”在书桌前,对照着规范标准一点点啃图纸,常常熬到深夜。就这样,靠着一股“笨劲”,我逐渐补齐了专业知识的短板,也慢慢能独立分析一些施工问题了。
实践,则是检验我学习成果的“试金石”。第一次单独负责层楼面的测量放线时,仪器操作不熟练导致数据偏差;管道安装时,对坡度控制把握不准,返工了好几次。面对这些挫折,我没有退缩,反而主动申请参与更多实操任务。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我每天提前半小时到现场练习仪器操作;为了掌握管道安装技巧,我跟着老师傅全程作业,仔细观察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那段时间,我的衣服总是沾满泥土,双手也磨出了茧子,但随着经手的项目越来越多,我对施工工艺的掌握也愈发娴熟,曾经棘手的问题如今都能从容应对。
而反思成为了我快速成长的“加速器”。每天收工后,我都会雷打不动地写工作日志,记录当天工作中的得失。有一次,我负责的模板支撑体系在验收时被指出存在安全隐患,虽然及时整改了,但这个问题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当晚,我反复复盘整个施工过程,发现是自己对规范理解不透彻,忽略了部分细节。从那以后,我养成了定期回顾过往的习惯,把曾经的失误整理成案例集,时刻警醒自己避免重蹈覆辙。同时,我也会主动向同事请教,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
回首这一路,“勤能补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支撑我在施工一线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正是通过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和深刻反思,我从一个手足无措的新人,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也会继续秉持这份“勤”字诀,在施工行业这片广阔天地里,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核事业部 喻厚明
——主动求知,提升工作效能。在工作中,我们需保持干练的作风,对不了解的领域要主动咨询,通过举一反三将所学运用到本部门工作中,这能让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进展更为顺利。
——坚韧不拔,攻克结算难题。海南昌江核电项目部的竣工结算工作曾面临诸多挑战,我们集思广益,力求为公司经营和利润最大化贡献力量。即便面对业主对资料的反复审核与推翻,也要与各方保持紧密沟通,直至达成一致成果。
——自我突破,在磨砺中成长。我们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勇于自我突破。对待工作需有始有终、一鼓作气,项目的每一个子项工程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料,经历的每一次困难都是成长的阶梯,正所谓“好事多磨”,遇事不必畏惧,坚持方能进步。
——积累经验,锻造抗压能力。面对复杂的商务纠纷,我不断向前辈请教,积累实战经验,探索高效的解决方法。这两年,虽有“掉发”的小烦恼,却也收获了“扛事”的大成长,磨砺出迎难而上的倔强。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底气,在商务工作中越战越勇,迎接新的挑战。
华腾公司 邱雄杰
自2017年加入中核独山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我始终践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工作原则,在多个关键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在与银行的合作中,面对独山所有银行对商铺停贷的严峻形势,我没有退缩,主动出击,多次与银行相关负责人深入沟通协商,凭借专业的业务能力和真诚的合作态度,成功打破僵局,顺利完成客户按揭放款手续,有力保障了公司资金的及时回款,为公司的稳健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与房管所、不动产服务中心的对接工作中,我负责网签购房合同、备案及办理不动产权证业务。严格把控时间节点,在购房合同款项结清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就能为客户办理好不动产权证。对于那些情况特殊、急需用证的客户,我更是加班加点,以最快一天出证的高效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树立了公司良好的服务口碑。同时,我积极与县、市级住建局沟通,经过多次咨询和不懈努力,成功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升级,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在与业主的沟通交流中,我始终把业主的需求放在首位。当业主反馈房屋质量问题时,我常常牺牲休息时间,第一时间上门与业主沟通,深入了解问题根源,并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及时解决业主的后顾之忧,得到了广大业主的高度认可,进一步增强了业主对公司的信任与支持。
2023年11月,我来到宜丰项目,负责现场管理工作,涵盖材料、安全、质量以及现场协调等多个重要方面。在材料管理上,严格把控材料质量,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在安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巡查,杜绝安全隐患;在质量管理上,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在现场协调工作中,积极与各方沟通协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