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领航·核华菁语(一)
编者按:“文化领航”活动之“核华菁语”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青年职工的积极响应,收到了不少优秀的投稿作品。他们有的从自身经历出发,立足岗位畅谈自己踏实工作的成长体会;有的从青年建设者的角度,分享工作方法和学习心得;有的审视内心,从心出发,分享新时代青年对生活的希望与感悟。
华瑞公司尧燕雨:
作为扎根项目一线的青年职工,那些与同事并肩作战的日子,我见证了小伙伴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他们专注的眼神、拼搏的干劲、蓬勃的朝气,都让我看到青春奋斗中蕴含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未来工作充满更多期待。
刚进入集团时,我像许多新同事一样,对业务充满陌生感。在参与第一个大型项目——江西于都工业园区2021年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时,合约条款的严谨性、合同风险的把控等工作内容,让我这个新手如坠云雾;繁琐的施工流程,从施工计划制定到现场调度,让我千头万绪、手足无措。但幸运的是,项目部的前辈们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从基础的合同条款解读开始,带着我梳理审核思路,手把手教我看施工图纸、把控工程进度。工作中,小伙伴分享合同审核技巧,陪我逐字逐句分析条款;带着我跑现场,讲解施工工艺和进度把控要点。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业务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紧接着第二年,面对三个月建成会展中心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充分理解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式。在参与实时管控进度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数据和图表分析施工进展,对项目的整体把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三个多月里,几百个工人挥洒汗水,十多个班组紧密协作,几十台大型设备全力运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赣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交付使用。看着这座宏伟的建筑,我满心自豪,这段与机械相伴、日夜奋战的时光,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华东公司陶璐:
近年来,集团一直鼓励我们青年职工拼考证学写作,倡导工作中不断学习的理念。我想就考证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培养自律,与大家分享交流。
曾经在科普文章中看到一句话,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15天。在15天内不间断做一件事,就能养成一种惯性,进而形成习惯。学习也是如此,如果能在下班后不间断地自学15天,哪怕每次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是坚持下来,也能慢慢习惯成自然。但是,相信除了少部分人,要坚持在下班后自学一两个小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人是天生的自律者。自律的本质是延迟满足,而要做到延迟满足,最重要的是建立正向反馈机制。自律的建立,即是延迟满足路径的建立。
自学考证本质上的奖励是成功取证,而这个周期一般来说是漫长的,短则半年,长则三四年,难以及时收到正向反馈。不过,我们可以自己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比如与自己约定,完成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就奖励自己一件小奖品,看一章小说,吃一顿美食,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此正向反馈及时传导,有利于自律习惯的快速养成。
愿青年同志携手努力,以自律促自学,学海行舟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西南公司伍超:
作为一名财务新进职工,虽然刚进入公司一年,但是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我想将我积累的经验和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要不断持续学习业务知识。财务领域知识更新迅速,会计准则、税收政策等不断变化。从新收入准则的实施,到增值税税率的多次调整,每一次变革都要求我们及时学习。通过参加线上线下培训课程、研读专业期刊和政策文件,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持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确保财务工作的准确性与合规性。
二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日常账务处理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严谨细致是财务工作的基石。从原始凭证的审核到记账凭证的编制,再到财务报表的生成,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连锁错误。记得有一次,在处理一笔涉及多个项目分摊的费用时,由于对费用明细的审核不够仔细,导致分摊金额出现偏差,进而影响了项目成本的准确性。这次经历让我明白,财务工作对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小数点都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三要加强沟通协作。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外部的税务、银行等机构都有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各部门的业务计划,才能制定出合理的预算方案。同时,与税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变化,能够确保企业税务申报的合规性。
回顾在财务工作中的学习历程,我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财务领域知识体系不仅庞大且更新迅速,需要持续学习、不断探索。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严谨务实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财务领域实现自己更大的职业发展,为企业的财务工作贡献青春力量!